《移動迷宮2:焦土試煉(The Scorch Trials (Maze Runner Trilogy))》//
詹姆士.達許納(James Dashner) 著 // 陳錦慧 譯 // 三采(2012) // 試讀
《移動迷宮2:焦土試煉(The Scorch Trials (Maze Runner Trilogy))》//
詹姆士.達許納(James Dashner) 著 // 陳錦慧 譯 // 三采(2012) // 試讀
《死前的最後一堂課(A Lesson Before Dying)》// 厄寧斯˙甘恩(Ernest J. Gaines) 著 //
柯乃瑜 譯 // 商周(2012) // 試讀
(Breaking Night: A Memoir of Forgiveness, Survival, and My Journey from Homeless to Harvard)》//
莉姿.茉芮(Liz Murray)著
沈台訓 譯 // 商周出版(2011) // 試 讀
《倖存者(Survivor)》// 恰克.帕拉尼克(Chuck Palahniuk)著
JC 譯 // 尖端出版(2011) // 試 讀
主角信奉的宗教看似故事中最具爭議的部分,但事實上是宗教的盲從造就主角,而媒體又塑造聖人般的他,民眾對於生活的無目標感,充斥心靈、生活的枯寂,讓他有成為「偽張老師專線」的機會。主角在電話亭中留下救贖電話,讓渺小、猥瑣的他,開了寂寞世人的玩笑。作者恰克在宗教、媒體、個人成就、規律雜事工之間,讓你參透角色間對應人生的定位與趣味。(我還是覺得有點悲傷感)
《諾貝爾少年(Nobel Genes)》// 如茵.麥可斯(Rune Michaels)著
賴婷婷 譯 // 大塊出版(2011) // 試 讀
『如果她要生下我,就得找個理由好好愛我。』這是書封上簡明扼要的一句話。初讀這句話讓你有什麼感受?就我而言,它充滿怨懟的傾訴,字句透露母親不愛這個小孩的訊息。你認為呢?
《隱形怪物(Invisible Monsters)》// 恰克.帕拉尼克(Chuck Palahniuk)著
黃涓芳 譯 // 尖端出版(2011) // 試 讀
《移動迷宮 The Maze Runner》// 詹姆士.達許納(James Dashner)著
陳錦慧 譯 // 三采出版(2011) // 試 讀
迷宮幽地的勤勞與規律是為避免懶散下來,人就會憂傷,會想放棄,這就是幽地中的生存法則:忙碌與秩序。迷宮的變動不在於出口的有無,出口一直存在著,它的祕密是一場為人類生存的實驗:狙殺台實驗處。實驗持續進行,卻不知實驗者的目的為何。投入各種變項進迷宮時,犧牲、恐懼、絕望吞噬每位少年的心靈,實驗者到底想要挑選出哪種拯救世界的人?
(繁體版)
(簡體版)
《說春秋之一:齊楚崛起》// 賈志剛著
大旗出版(2011) // 試 讀
「戰場上沒有永遠的朋友,只有永遠的利益」這是春秋時代的準則,也是歷史亙古不變的道理。國情趨勢紛亂的春秋時代,順口溜「春秋戰國亂悠悠」如是產生,雖然歷史人物和故事繁多,作者卻以淺白的方式,搭配時下中國的白話語,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:「噗哧」一笑,為歷史增添趣味性和閱讀動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