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繁體版) (原文版)
東川篤哉(Higashigawa Tokuya) 著 // 張鈞堯 譯 // 尖端(2012)
《主觀評分》 有趣:★★★★☆ 內容:★★★☆☆
東川篤哉的風格就是推理中帶著幽默,在《推理要在晚餐後》系列中,會直接戳破推理盲點的是(面容皎好?的)管家,而在〈烏賊川市〉系列中,就是作者自己!以天神的姿態,把推理書中一些不需要的細節用直白的口氣說:「這些根本不重要。」例如,推理小說中一貫交待地理位置或兇殺案附近的場景的描述,就被說根本沒必要,當然在這本書中也沒有其必要性啦,也會用謎之音甩主角巴掌,讓人不禁噗哧一笑。
《密室》一書就在這樣輕鬆的氛圍下展開〈烏賊川市〉系列的序曲。原本以為主角是戶村流平-衰到落鍊的大學生,但沒想到是流平的前姐夫鵜飼杜夫,名不見經傳的偵探,說到底,只是流平沒人可以投靠只好找兩光的鵜飼而已,而鵜飼也不負所望,掉漆掉漆的。XD
與流平同處一室的學長掛掉了,前女友也掛掉了,流平的嫌疑看來最大,但讓他嫌疑擴增不是別人,就是他自己,只能說喝酒誤事呀!最後,他不得不躲藏了幾日,最終還是被砂川警部逮個正著。說到砂川,原本以為他是個不事生產的閒散大叔,沒想到卻是個從烏賊川的水母中悟得人生(?)道理的阿伯,他反而比鵜飼更像個偵探,分析密室案精闢入理,這就是「真人不露相,露相非真人」的境界!
過程可以猜到一二,如果不是作者隱藏了一號人物,謎底是可以全盤皆知的,因此閱讀起來不是很困難。《密室》也不像一般的推理小說充斥嚴肅血腥的詭譎氣氛,如果說為什麼他可以讓讀者感到步調輕鬆,可歸因於作者謎之音的功勞,加上後半段由砂川警部直接揭曉暗殺過程,以及鵜飼錦上添花的結論,這些快速獲得「過程如何」的謎底所致。這是東川式幽默推理劇的特色,也是讓排斥推理小說者喜愛的原因;整本書最讓人意外的,就是死在密室的學長作案的動機了。
〈烏賊川市〉系列共有六集,《密室》其實2002年就在日本出版上市,而此系列其中一集在2011年已經由新雨出版社出版,但東川篤哉的名聲並沒有被打開,而是在2012年尖端出版社發行《推理要在晚餐後》系列後才讓東川篤哉為台灣人所知,行銷果然還是很重要的但行銷還是要有金錢才足以支撐呀。不過,不可否認的是尖端在封面的設計和材質的選擇上,很是用心,會讓有心收藏的人認為比較有質感,而願意掏錢出來買。只可惜其中一本的版權被新雨買走,會不會有此系列不完整的遺憾呢?
烏賊川市系列(資料來源:維基)
朝密室射擊!(密室に向かって撃て!)-尖端出版,2013年1月出版
完全犯罪需要幾隻貓?(完全犯罪に貓は何匹必要か?)-尖端出版,2013年4月出版
不適合交換殺人的夜晚(交換殺人には向かない夜)-尖端出版,2013年7月出版
好想盡快成為名偵探(はやく名探偵になりたい)-尖端出版,2013年10月出版
請勿在此丟棄屍體(ここに死體を捨てないでください!)-新雨出版,2011年3月出版
*簡介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