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這是去年整理資料的方式,再次分享 XD*
每個學期結束,總有堆疊如山,雜亂如垃圾的講義。
看著它們,不禁嘆息,紙本們擠成一團也相當無奈,
累積一整個學期的資料,也是相當可觀和可怕的!
不過之後若是要翻資料,無從翻起也很可怕 = =(又是一場亂仗!!)
以前用過的整理方式:分別裝入資料夾,放在同一本,總覺得不夠完美或整齊,要找資料需要從第一頁開始翻非常費時。這次想了非常久,終於~最新的整理方法出爐了。
↑ 整理完之後。(整齊多了)
分為三種整理方式:
1、左邊:傳統透明對開塑膠+桿子。
→缺點:資料太厚,需要咬牙切齒、敲地板才能把資料裝好。有時敲地板,卻讓桿子或整疊資料歪掉,造成重新再來一次的窘境。
2、中間:透明對開塑膠+非釘書針(簧片)。
這次的新方法,單用簧片(非釘書針)資料太厚容易讓紙「破掉」,因此外面加了塑膠層,跟左邊那種一樣。
3、右邊:單純用孔裝透明套,主要的原因是紙張尺寸不同,裝釘較費時及困難。
開始整理資料,所需要的用具:
1、L夾(左):用來分類資料的,例如:不同科目的分類。我的L夾是那種一個就多層的,若是單層的也行,只是要準備比較多個。不見得要用L夾,因為只是分類堆資料而已。
2、透明對開塑膠(中):不曉得它的名字,就是用塑膠桿都會用到的塑膠套。
3、孔裝套袋(右)。
4、文具組。
如圖所示(有錯字,哈)。
A訂書針:若是裝訂的資料比較厚,可以先訂起來,以免亂飛。
B簧片夾裝訂器,搭配 D簧片夾使用,簧片夾尺寸分:4.8mm、6.5mm。
C美工刀,大部分裝訂成A4大小,需要裁切。
一開始,先把一大疊資料歸類,放在不同的L夾中,因為講義總是會東一張西一張,或者分期中期末的講義,若是沒先歸類待裝訂好發現漏了一張…整份需要重來,為了避免一事二做所以先分類。
再來,使用美工刀及訂書機裝資料分疊訂好,不見得要用訂書機訂,看個人最後裝訂在塑膠透明夾的功夫。
用簧片夾裝訂,每份使用二個簧片夾,位置在上、下的1/3。
就如前述,會用透明對開夾是避免紙張在裝訂的時候,被簧片夾拉破,尤其遇到26孔那樣的資料時,最有這樣的情形;再者用透明對開夾資料比較不會髒,可以保護資料。用這個夾子的厚度約45頁,但我都會撐到50頁左右。
這整理的效果還不錯,只是無論用桿式或者是簧片夾式,到最後手都會痛,因為資料太厚啦,哈哈。簧片夾超過45頁有個使用的技巧:將簧片夾推出後,往外拉慢慢夾住資料,最後呈現只要簧片夾有夾到資料就行,而凸出來的部分再用裝訂器敲一膚,使簧片夾和書面檔案平行就行了。
每疊資料都有一定的厚度,所以可以在書背貼上標籤,放在書櫃或疊起來,尋找更為快速!
註:簧片夾裝訂器$50(還有附幾個簧片夾)、簧片夾一盒$50(有50個)。
近日完成Part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