畢卡索(PABLO PICASSO,1881-1973)這位傳奇性的人物,享年92歲,從事藝術創作高達85年,創作多達上萬件,是一位多產的藝術家。

影像2328-1.jpg

  享譽後世的畢卡索,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是他的「超現實主義時期」,為什麼說是「他的」呢?在畢卡索85年的創作生涯中,歷經一世紀的盛衰,畫作隨著政治時態而開放或保守,經歷過原始主義、藍色時期、粉紅色時期、立體主義、超現實主義、附時局繪畫、戰爭時期到仿前輩大師時期,因此超現實主義只是他某一時期的畫作呈現而已。


  本次展覽的地點在「國立歷史博物館」,展覽定時導覽的資料官網和博物館竟然有出入,假日定時導覽官網寫每週三至週日12:00、16:00、19:00;史博館寫每週六、週日10:00、12:00、14:00、16:00、19:00沒在校對的嗎?為了時間我差點跟KOKO打起來(其實沒有啦XD)。


0904-1.jpg  


 展覽品質

  史博館的場地本來就小,二樓只有幾件畫作,其他都是以畢卡索為攝影主角的攝影作品;一樓才是大宗畫作的展區,但場地小,人一多動線就不流暢,加上現在用語音導覽的人多,其實每個畫作前面都站很多人在使用語音導覽,只有一個字「卡」。

  以前定時導覽沒有人數的限制,就算在展品前面的人潮也都是一陣一陣的,現在可以借到定時導覽機器的人數極少,反而大家都覺得花100元就是要在展品前看、聽個夠,反而動線更不佳。不難讓人聯想是否要用語音導覽的費用增加展覽的收益,所以展覽的品質還好。

  如果不是為了語音導覽可以增加收益,那麼希望定時導覽就算有人數限制,也可以增加場次作為平衡。


 展品內容

  說真的,對於畢卡索的刻板印象就是畫作扭曲、玻璃般分割成塊,讓人難以理解的畫家。但藉由這次展覽及導覽員的解說(就算沒借到機器死也要跟著定時導覽的兩人),才瞭解畢卡索畫作的風格多元,並且在畫作中透露出對於感情世界或時政的不滿。

  同學看完特展,覺得作品不多,但我認為還滿多的!可能是人多的緣故?也可能是有聽定時導覽覺得畫作豐富很多,所以有值回票價的感覺。定時導覽果然相當相當重要呀!

  大師並不只以超現實畫作為一生創作方式,他也有過寫實風格(古典)時期,受到父親是美術教師的影響,14歲的他就能畫出媲美拉斐爾的作品!對於人物肖像如少女的神情及失意男子的神韻都的掌握唯妙唯肖。


The Barefoot Girl. Detail. 1895.jpg
畢卡索14歲時的作品  


Portrait of a Man 1902-1903.jpg
藍色時期。色調偏藍正呈現男子的失意和落寞 


HEAD OF A MAN 1908.jpg
雖然只是畢卡索其中一張男人的頭像,但是我最喜歡的三幅畫作之一。
把男人右邊的臉遮起來,視角呈現由下往上;
把男人左邊的臉遮起來,視角呈現
由上往下。 


Reading the Letter 1921.jpg
《讀信》本次展品中的大型畫作。
色調呈暗色,兩人的視線往下,顏色和意境傳達下墜、沉重感。
另一方面也能表彰堅定的友誼。 


Paul as Pierrot 1925.jpg
畢卡索的第一個孩子,保羅。
難得有如此可愛的呈現,畫中的保羅準備參加化妝舞會吧! 

 

Le femme au stylet 1931.jpg
持尖刀的女人。最喜歡的三幅畫作之一。
有人說這幅畫是畢卡索對J-L David "The Death of Marat"(1793)馬拉之死【
連結
】的投射,法國革命領袖馬哈據說是死於持尖刀女子之手。血盆大口滿嘴尖牙的女子,惡狠狠進行刺殺行動。

導覽人員說,此時畢卡索與第一任妻子歐嘉感情不睦又有外遇的對象數名,因此日夜擔心小三、小四、小五被東宮夫人發現,心驚膽顫下藉馬拉之死影射畫出此作。
 

 

Portrait de Dora Maar 1937.jpg
知性美的朵拉。畢卡索的外遇對象,是位攝影師記者。
畢卡索的外遇對象類型相當多元,年輕妹妹18歲至30歲都是可以成為他的對象。
該怎麼說呢?藝術家是多情的?

他常將愛人作為繪畫的題材,無論是愛的冒泡或者是懼怕,都可以在畫作中找出蹤跡。


  生於西班牙的畢卡索內心住著狂浪不羈的靈魂,從他的畫作可以猜透一二,他的感情史也絕對豐富,雖然只記名七位愛人,但我相信不記名的更多。跟著畢卡索的女人下場都不怎麼好,有病死、自殺、憂鬱症的,只有方斯華全身而退。聽見導覽人員說下場不好,頓時額頭上冒出三條線…。

  大師相當多才多藝,對於雕塑、版畫、陶藝、插畫、戲劇、服裝設計都有所涉獵,也運用本身的才能抒發對於政治情勢的不滿。



Lenfant aux colombes 1943.jpg
孩子與鴿子。畢卡索平生跨過一個世紀,包括二次世界大戰(1939-1945)。
當戰爭時,政府並不樂意看見前衛的藝術作品,以免鼓吹激進思想的產生。
因此畫家畫風趨於保守,但畢卡索卻在畫中傳達出他憤怒、不服的心情。 

這幅雖然畫著小孩和代表和平的鴿子,但孩子的臉卻非常浮腫和猙獰,
鴿子的眼神也相當詭譎,隱約透露戰爭下政府粉飾太平而人心惶惶的情景。 

 

Claude dessinant 1954.jpg
畢卡索的孩子,克勞德Claude、帕洛瑪Paloma。最喜歡的三幅畫作之一

畢卡索以二個孩子作為繪畫主角,藍色和綠色冷色調代表孤寂,
而母親則以虛線方式呈現,傳達孩子亟求母愛親的孤單。
 

 

 

  大師令人難以理解卻又認為頗有道理的是想要畫出「真實」,所以在他的畫作中嘗試各種不同的呈現方式,比如說側臉旁邊又多一個角度的臉,又例如將人事物以「攤開」的方式呈現在畫作上,因此會有玻璃分割的人物像。同時,畫作的呈現也受到攝影技術進步的影響,在人人崇尚攝影時,大師仍然以「畫」作為表達人事物的方法。


0904-3.jpg  


  西班牙的鬥牛聞名全世界,鬥牛的激昂也融入這位出生於西班牙的大師血液中,讓他在畫史和情史上都留下輝煌的紀錄。作品中也不難見到以牛頭怪物為主的題材。


0904-2.jpg  

 


  畢卡索曾說:「我十幾歲的時候就畫得像拉斐爾一樣好了,但是我卻花一生的時間,去學習像孩子那樣畫畫。」之前說過,畢卡索14歲的人物肖像就畫得相當好,因此他是沒有童畫時期,直接躍入成年繪畫風格,因此終其一生都在追尋「反璞歸真」的意境表現,用簡單的線條呈現人之初實的型態。


  如果你還不太了解畢卡索,藉著這次展覽,你會發現油畫、素描、版畫、雕塑品…等全部加起來達上萬件的他,是何等鬼才,思想如萬花筒般令人感到神奇、驚豔!



0904-4.jpg  

 


小註記:畢卡索的名字是取自母親 瑪莉亞·畢卡索·伊·洛佩茲(María Picasso y López),他在年長後便將父親的名字去除,一解是弒父情節作怪,也有可能父親是美術教授在學習作畫過程中爭吵,故而將父親在自己的名字中去除。

參考網站:

維基百科--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7%95%A2%E5%8D%A1%E7%B4%A2

Lenin Imports--http://www.leninimports.com/pablo_picasso_gallery_5_b.html

畢卡索特展官網--http://picasso.ishow.gmg.tw/

網誌--(1) 美代子趴趴照 http://blog.xuite.net/rita5031/blog/48806037

  --(2) 小八私主張 http://fjpure.pixnet.net/blog/post/27133835

      --(3) 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szf39/28614940

 

*--官網簡介--*

台灣歷來最大規模的畢卡索畫展 ~
畢卡索和他的七個女人來了!

  巴黎畢卡索美術館去年休館整修,促使畢卡索畫作在全球七大城市展出,台北之外的六個城市為西雅圖、舊金山、里奇蒙、赫爾辛基、莫斯科、上海,台北也因此躋身國際藝文重鎮。

  繼2008年「驚艷米勒-田園之美畫展」、2010年「燃燒的靈魂-梵谷特展」後,聯合報系今年再次於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國際大師級畫展 ~【世紀畢卡索特展】。

 

  【世紀畢卡索特展】是台灣歷來最大規模的畢卡索畫展,本次精選法國巴黎畢卡索美術館62件珍藏原作,橫跨畢卡索七十多年創作時間,包括藍色時期、粉紅時期、原始時期、立體主義時期、古典時期、變形時期、表現主義時期。

 

  藉由不同時期畫作,表達出畢卡索對於「人物」及「情感」的看法,畫中他對生命中7個女人的愛恨情仇、子女的關愛呵護、與畫家父親親密又疏離的微妙情緒,將赤裸真實的呈現給各位。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夢醒五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