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常晚才發的一篇文章,相隔快一年。


 

 

  連日大雨後,教遊趣如期進行,從中壢出發愈接近新竹,太陽的笑臉愈是明顯,讓這次的校外教學有個美好的開始。

  今天跟景觀系的同學藉由對話式環境法課程,到竹東二重埔校外教學。到達目的地後,范石銘先生帶我們從田埂走到他們家,也就是穿越平常在路邊或鄉下地區才會看到的大片田地。或許是新竹在前幾天也有下雨,抑或是早上露氣比較重,當然田埂仍然在種植作物也有關係,泥土是濕軟的,這時就要考驗同學們的平衡感。(笑)

影像1386.jpg

 

  不少同學邊走邊是驚呼連連,一不小心就深陷泥濘之中XD,唯恐一失足成千骨恨。

影像1382.jpg     

 

  阡陌的田野,作物陸續播種、插秧,小小的幼苗在大地之母的培育下,舒展開身體,成長茁壯。田間的泥土在晨間還有點濕,但經過太陽照曬後,踩在上面還滿穩固的,但不可否認低漥潮濕的地方會讓人身陷其中不可自拔。XD

 

  台灣以農立國,隨著時代的轉變產業變遷更快,大量農村的人力外移到都市,農業好像專屬年長者的園地;現在的年輕人,有多少雙足踏進鬆軟田間的機會呢?也因為人們從小和土地親近的機會銳減,與土地的親密感減少,就不那麼珍惜這寶貝的土地了。縱使每天立足於地,卻不再重視它。資本主義的社會,講求的是最大利益,土地不充分利用,就是浪費。但何謂「充分」利用土地呢?各自有所解讀。

 

影像1427.jpg

 

  接下來,我們就到范先生家囉!遠遠就看到古色古香的紅磚建造建築,仿佛回到民國初年的電影場景。環境所營造的感覺就像回到花蓮的家鄉,再次懷抱恬靜安適的生活。

影像1387.jpg

 

  門口特別擺上「磚造洋樓」的介紹,圍牆內外種了好多植物,無論是觀賞用或者是食用的桔子樹、香蕉(?)…有點多我忘了。讓人一進門時,就有植物團簇擁的感覺。

影像1406.jpg

 

  范先生準備打造「藝術農村」讓鄉村可以留下,後代子孫也可體驗美好的鄉村生活。從歷史、建造的人物及建築物的材料他都大致上介紹過。范先生說紅磚洋樓一開始建的時候,沒有一條包覆起來的電線,都是用絕緣礙子組成,因此抬頭往建築內部看,會看到絕緣礙子喔!

影像1391.jpg

    

校外教學,節目也一同拍攝
影像1393.jpg

 

使用石灶煮飯
影像1392.jpg

 

老師們開始介紹土地徵收是怎麼一回事
影像1395.jpg

 

  看到范石銘先生家族特有的磚造洋樓,以及日據時代的牽電線方式,還有很棒的田野生活,心情都輕鬆起來!洋樓的地理位置冬暖夏涼,因此即使像今天晴朗的天氣,只要站在屋簷下或在屋內,都很好睡(誤)舒服。還記得小時候看外公常坐在合院的屋簷下,就這麼的打盹起來,在此地有種時空錯置的感覺。

  透過解說,大致上瞭解二重埔被區段徵收的過程,和居民守護家園的經過。雖然現在居民間有點分歧,還是希望當地的客家農業休閒專用區可以繼續保有傳統,又能做好休閒規劃,讓更多人認識農村^^。

  今天的客家菜一點都不死鹹耶,超棒的!而且現做的麻薯還是熱騰騰軟QQ超好吃,沾上香濃的花生粉,甜在心的滋味不禁讓人一口接一口(拇指)。

影像1420.jpg  

圓圓胖胖的麻薯兒。
影像1419.jpg

恬適的農林或園藝生活,是必須透過守護才能擁有。
影像1400.jpg    

在你的記憶中,是否也有一塊童年的遊樂園地?粉筆在地上畫出簡單的格子,就能和大家玩得哈哈大笑。
影像1416.jpg

大門,是出口也是入口。
影像1417.jpg    

影像1406.jpg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夢醒五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